2024年中考结束,也就意味着2025年中考备考即将开始,小编把今年中考的重要信息进行一个复盘,供家长们参考,以便对成都中考有更多的了解。
本期就来聊聊招生计划,清楚了各高中的招生计划,也就清楚了如何选择高中和升学途径。
成都中考实行招生区政策,把23个区(市)县分为了17个招生区,也可以理解为考区,其中“5+2”为一个考区,另外16个区(市)县各为一个考区。所有高中的招生,都有考区的限制,不是哪哪的学生都能招收的,原则上只能招本考区的考生。
例如“5+2”考区的高中,原则上只能招在“5+2”考区升学的考生,高中的招生计划只能用在“5+2”考区,其他考区升学的学生是不能填报志愿的。七中育才东湖校区、树德协进、七中八一、四十九中、中和中学都是如此。
首先要理解这个原则,不然就没法去看招生计划,在成都考高中还不是想报哪个就报哪个的。
经过批准了的少数高中可以跨考区招生,典型代表就是项目班计划,丘成桐少年班、空军和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可以面向全省招生,其他的班型都只可以在成都市内招生,人数不多。
还有四七九分校的郊县班,和艺体特长生也算是跨考区招生,前者面向成都非“5+2”区域,后者面向成都“11+2”区域,都不只在一个考区招生,人数也不多。
“5+2”考区外的民办高中,除了在本考区招生,还可以面向“5+2”考区招生,在集中补录环节范围还会扩大到全市。从近两年来看,民办高中在本考区招满的情况极少出现,绝大多数会面向全市招生。
这是从招生区的角度去看高中招生计划,我们清楚了在不同考区有些高中是无法报名的,也清楚了有些高中要通过项目班等方式才可以报名。
另一个方面,在同一个考区,考生因为学籍、户籍不同,考生身份还会有差异,填志愿、录取都随之而不同。
以“5+2”考区为例,户籍、学籍都在“5+2”区域的,是“5+2”考区的统招生;
只有学籍在,户籍在其他考区,选择在“5+2”考生升学的,是“5+2”考区的调剂生;
学籍在其他考区或者在成都市外,户籍在“5+2”区域,选择回到“5+2”考区升学的,是“5+2”考区的统招生。
填报志愿时选择公办高中,统招生可以填7个志愿,调剂生只能填其中3个志愿;四七九分校的郊县班共设2个志愿,调剂生只能填其中1个调剂志愿。另外,高中的统招生计划比调剂生计划更多,理论上招的人越多录取分数就越低。统招生还是要比调剂生更有优势一些,所以有考生通过改变户籍去变为本考区的统招生。
高中的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,除了川师附中成龙分校(成都三中)要招调剂生,其他高中都只招统招生,要求户籍要在“11+2”区域内。
总结一下,在成都考高中,在不同考区的考生,可以报考的高中是不同的;在同一考区,不同考生身份被录取的难度是不同的,这就是在成都考高中的两个重要特征。